手工艺频临消亡异军突起,黄杨木雕有着怎样的魅力?

2018-01-09来源 : 互联网

依瓯江,靠雁荡,林茂水秀之中便是温州乐清。阡陌交通,流水纵横,上好的黄杨木就生长在这里,*好的黄杨木雕也出自这里。

黄杨木雕的真实起源已不可考,传说是由一位雕塑神佛像的民间艺人因缘际会之下**的,兴许在唐、宋,兴许在元、明。

追溯到清朝末期,温州乐清有个名为叶承荣的放牛娃。他年少贪玩,总是借着放牛的时间到处闲逛。

有**他在村里的庙中看到了一位黄发鲐背的老人,那老人双鬓斑斑,但精神矍铄,正专心致志地塑佛像。

先有富贵形,后加慈眉目,在老人的手下,泥块都像有了灵气,攒了佛性,生出几分慈悲与肃穆。

叶承荣看得呆了,痴痴跑出去攥了一把泥,坐在庙口就跟着老人一起堆起泥塑来,尽管举止笨拙,但也十分认真。

老人原是当时乐清*知名的手艺人之一,看到此情此景,不禁觉得这小子颇有灵性,于是便将他收做了**,让他继自己的衣钵。

春去东来,朝往夕逝,叶承荣在老人教导下,慢慢也成为了泥塑佛像的一把好手。

一日,叶承荣在乐清县宝台山紫霞观塑佛像。观中道人看他技艺**,就折来一根黄杨木,请他用黄杨木雕一支如意发簪。

叶承荣与道人交情不错,接过黄杨木便欣然应许。切削细刻的过程中,叶承荣忽然发现,这黄杨木木质坚韧,纹理细腻,色彩光泽均为其他木质所不及,是用于雕刻的好材料。

因此自那如意发簪起,叶承荣便开始用黄杨木雕刻作品,**传承的叶家黄杨木雕也就此掀开了序幕。

乐清多秀,成林荫蔽,黄杨树不少,但**才得一良木,尤显珍贵。

可即便如此,清末手艺人们也愿意大胆尝试,在秉承传统、保持黄杨木雕的原有风格和神韵的基础上,由“单体雕”发展“拼雕”“群雕”,由普通“圆雕”发展“劈雕”、“根雕”……

而受文人画的造型风格和线条影响,清末黄杨木雕刀法圆润,细密流畅,较之前后更具诗情画意。

建国后,百废待兴,黄杨木雕也迅速发展,朱子常、王凤祚、郑祥奎、叶润周等名家**辈出,他们作品一扫从前风格的刻板与统一,有的注重简洁,有的讲求写实,有的擅长精致……变化万千,各有乾坤。

黑暗期自然也有,但解放以后黄杨木雕就枯木逢春,一路蓬勃发展了起来,如今已经成为了工厂化程度*高的手工艺之一。

标签: 黄杨木雕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