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木国标是“将错就错”还是推倒重来?

2015-07-03来源 : 互联网

2014年1月7日,《红木》国标修订起草小组第三次工作会议在广东省中山市举行。那么,新的《红木》国标将以什么面目呈现?是否增加新树种?如有增加会增加哪些树种?对红木行业有什么意义?

记者1月7日赶赴中山会议现场进行采访,并于会后采访了业界**学者、从业人员和红木家具收**士发现:国标的修订工作远非以前所闻那么简单,其间错综复杂的利益纠葛,莫衷一是的争议与口水战,都有待相关方面梳理解决,给出一个**结论。

“国标会议”现场感受:发言者各执一词,意见难统一

1月7日上午9点,在与会**作了简短发言、《红木》国标修订工作负责人对前期工作做了总结之后,来自中国林科院、国家标准委、各大林业院校学者、红木行业和收藏界的与会者,分三个小组展开了讨论。

紧随**位发言之后,另有多位与会者也就老国标中的文字表述提出不同批评意见。他们认为,自2000年8月1日起实施的《红木》国家标准(GB/T18107-2000),是由国家***提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起草。该标准规定了红木树种名称及其木材的类别和特征。适用于现时红木家具及其他红木制品用材的经营贸易、检验及鉴定。该标准曾经对规范行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但这个国标在**时就有一些不科学之处,如“此外,上述 5属中本标准未列入的其他树种的心材,其密度、结构和材色符合本标准的也可称为红木”就极不严谨,应予删除。

与这种“部分地否定”意见相比,另有一些与会者对《红木》国标的否定意见要**得多。如来自中山市相关行业协会的负责人和部分企业代表在会上表示:《红木》国标早已过时,建议废弃不用,同时也不应再制定任何新国标,而应把对木材的选择权交给市场和消费者,只要是好材料,企业可以自主决定使用,然后交给市场检验。因为老国标制定时参照的木材大都是明清时期用的老材料,那时交通极不发达,进来的好材料有限,主要是附近亚洲国家所产,现在交通条件改善,亚、非、南美洲等世界各国的好料都可以源源不断地进来,此时再弄什么国标出来,只会束缚产业发展。

这种意见也遭到了另一些与会者的反对:如果把用材选择权交给企业和市场,那么树种的俗称、学名与拉丁文名字之间便难以规范统一,很容易造成市场混乱,让有些不良商家鱼目混珠谋取**有了可乘之机。因此,《红木》国标还是应修订,可适当增加一些优良树种和材质,既给行业发展提供更多的选择余地,又不易造成市场混乱。

除了上述几种意见外,还听到与会者当中有另一种声音,那就是维持老国标现状,不进行任何增减。在旁听了**小组的讨论之后,记者又到第二、第三小组旁听和采访。我们发现,第二、第三小组与会者的发言,基本与**小组的观点相一致。大家现场讨论热烈,但莫衷一是,意见很难统一。

**学者意见:理性对待《红木》国标的过去和未来

就《红木》国标修订事宜,**古典家具研究**、收藏鉴赏家张德祥先生在接受采访时说:红木是个老概念,以前是专用名词,老辈人以此特指以东南亚各国红酸枝为代表的深红色硬木。但2000年颁布《红木》国标时,把它作为了一个集体名词,泛指符合某些特定标准的5属8类33种材。这种概括其实有不妥之处,因为黄花梨是黄色,紫檀是深紫红色用久了发黑,乌木、黑酸枝和鸡翅木本身就是黑的,你为什么叫它们“红木”?但既然《红木》国标十几年前就成了事实,而且之后对行业对消费者和收藏界都有了越来越大的影响,那就不妨在此基础上让它更完善,更适合行业发展。比如现在全行业面临材料危机,国标中主要红木用材枯竭,如果还要发展红木产业,那就要扩大树种。我的意见是,你不妨把好的树种多收进去一些,比如颜色深红的“红檀”、跟黄花梨很像的大叶黄花梨,还有跟紫檀色泽接近的“科檀”。尤其是大叶黄花梨,这个木材学名叫长叶鹊肾,这几年在市场上很受欢迎,得到了大家的普遍认可。老的黄花梨没了,你把它收进国标,大家又有黄花梨可以玩了。

**林业科学**林作新认为,原来制定的《红木》国标本身有错误,如果说当时对规范市场起了一些作用,那么站在当前角度看,如果还维持原样,不与时俱进,那是不合时宜的。《红木》国标把人给限制住了,全世界没有用木材来命名家具的。那33种材当中现在只剩下刺猬紫檀、微凹黄檀、非洲鸡翅木等三四种还有一些活体存量,其他的都无存量,而且消耗殆尽,新形势要求新思路,不扩大材质种类根本不行。


标签: 红木国标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