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的红木资源绝大部分依赖国外进口,而近年来,珍贵物种的大量贸易导致的物种资源日益稀缺日益严重,CITES曾将多个红木树种通过分级的方式进行贸易限制。而此次发布的建议则针对专门国家和区域,一旦落地,将对交趾黄檀的贸易产生*大影响。
自公元四世纪以来便有记载利用,在明清成为宫廷家具所用的“三大贡木”之一,成为国内主要的红木家具用材。在*近的20年内,伴随红木产业的发展与繁盛,这个树种经历了超大规模的非法采伐和走私,绝大部分进入中国成为**红木家具的制作原材料,因而*大的利益又推动在原产地屡禁不止的非法砍伐。有业内人士表示,交趾黄檀已经严重濒临商业性灭绝。
在四个原产国中,来自老挝的大红酸枝被公认为成色*好,在红木市场上,大红酸枝也被称之为“老挝红酸枝”。正因如此,老挝地区的大红酸枝被大量开发。在2013年,交趾黄檀被CITES列入交易物种附录二,旨在对其商业贸易进行严格限制。有业内人士表示,如果此提议实行,交趾黄檀的交易将被更严厉的遏制。除了老挝,泰国作为交趾黄檀原产地和出口国,其商业交易也将面临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