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设计上,圈椅扶手出头有一种向外张力和视觉动感,但以极简主义的观念,不出头圈椅更符合现代主义的理念,更功能化,线条更简练。它注重鹅脖与椅圈扶手接合处多变而微妙的曲线变化,更是可贵的亮点。
现代主义设计师们也创作过风靡**的圆椅、圆扶手椅,但在微妙的曲线营造上,一概缺失,他们过度强调极简和平直,一切变化和对比均遭摒弃。穿越年代,两者对比,不出头圈椅之妙弥为可贵。
明式家具各时期不出头圈椅的的形态分别为:
明晚期不出头圈椅周身无雕饰,无联帮棍。大量的明代万历年间刻本中可见此种不出头圈椅图像,可资佐证。如明万历刻本《忠义水浒全传》版画插图中的圈椅(图1)显示,扶手不出头,无联帮棍,全身光素。明末清初不出头圈椅,整体简朴,略发修饰,增加联幇棍。实例如紫檀无联邦棍圈椅(图2),扶手不出头,无联帮棍。“为了**引人注目的原创性的弧线美感,圈椅后背和椅圈的鹅脖,都用超乎寻常的较粗而长的贵重紫檀木料刨制而成,这本身便是一个高质量的象征。”(安思远《洪氏所藏木器百图》第二卷,页38)为了鹅脖的弯曲变化以及与椅圈扶手组合形成多变的曲线美感,椅子鹅脖和椅圈扶手需要大材而为,其品质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