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的《濒危野生动植物种**贸易公约》第17次缔约方大会,将中国红木市场上用量*大的刺猬紫檀和全部黄檀属树种(包括红木国标中的香枝木类、黑酸枝木类、红酸枝木类共十六种红木)及中国红木市场替代用材大巴花列入濒危附录二。
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消息一出,东南亚、南亚多国开始了一系列打击走私红木的活动。而中国红木市场98%以上的原料要依赖进口,一时间国内红木价格闻风而动。
以禁令范围内的老挝大红酸枝为例,目前小料、次料已达到每吨5万~7万元,普通料8万~15万元,口径30厘米以上的达到每吨40万~60万元,更好的板材按块议价,每吨更高达**元,大红酸枝已经趋近于2013年价格*高时期的水平。
在红木商人周孝敏看来,处于底部的红木终于迎来了“春天”,而直接的反映是原木价格。
据不**统计:大红酸枝常规料的每吨价格在2016年11月初起的半个月内从15万元飙升到20万元,涨幅已超过33%;缅甸花梨小料从2016年初的每吨1万元涨到目前的1.5万元~1.7万元,较大规格料则从年初的每吨1.8万元涨到约3万元左右,较之年初涨幅达60%~70%;就连之前不受重视的非洲花梨原材料的涨幅也接近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