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木行业创新还是传承?

2017-07-07来源 : 互联网

以黄花梨为材料、榫卯工艺做结构、用生漆反复打磨……在人们的印象里,红木家具就是这样**传承明清工艺的老古董。在7月1日第四届中国红木家具精品品鉴会开幕之际举行的“匠心·读韵中国红木家具文化**”上,中国家具协会传统家具专业委员会主席团主席邓雪松却向“传承说”开炮:“大部分红木企业要是想做‘工匠精神’、专门做传承的话,一定会死掉!”这句话在这个燥热的夏天里更像一团*,点燃了红木家具行业两大阵营的对垒之战:创新还是传承?

传承派:老祖宗的东西不能丢

在中国红木家具制造者中,将红木家具传承做到**的,当属太和木作创始人关毅和元盛隆博总经理刘岩松。前者从事的宫廷家具仿制,需按照一比一的比例分毫不差地进行复制;后者在榫卯结构的研究方面深入钻研,固执地坚持纯榫卯制作。

在“匠心·读韵中国红木家具文化**”上,关毅表明自己对传承**的坚定:“文化的东西一定要做,不能让它失传。我们的产品好、文化足,不愁卖,不走批量、连锁的模式,而是精耕细作,精心制作。”担任故宫博物院乾隆花园古旧文物家具**研究项目负责人的关毅分享了乾隆时期宫廷红木家具制作的繁复程度: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仅**一条宝座椅腿,便耗用一个工艺**的专业团队一整年时间。镶嵌在椅腿表面的紫檀丝细若发丝,一位工匠打磨数日也只能制作少许。“这样的家具,虽然数量很少,但它本身的价值和传承意义**。”在此次红木精品品鉴会中,太和木作的代表性展品太和木作紫檀玫瑰椅,便是以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透雕六螭捧寿纹玫瑰椅”为蓝本,采用印度小叶紫檀历时半年加以改进精制而成。

创新派:做年轻人需求的家具

立志传承古典家具,一丝不苟地还原每一处细节,这种精神固然可贵,但需要大量时间和资金支持,且局限于**消费市场。对于更多的红木家具企业来说,如何给代表传统的红木家具增加年轻化标签,使其更容易为年轻群体所接受,才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在展览和**期间,多位红木家具企业掌舵者现身分享自己在产品创新方面的经验。

走进浙江东阳**品牌卓木王的展厅,让人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卓木王展出的*新系列,在设计上****传统,如在座椅表面配上皮艺乃至藤席,配合苏作家具特有的简洁文雅,一扫红木家具带给人们的正襟危坐、呆板印象,既简约又舒适,透着一股时尚范儿。“我们不卖材料,我们卖工艺、卖造型,很多时候除非消费者问我们,否则我们都不说这是红木的。”卓木王总经理杜长江告诉北京商报记者。

专家:传承与创新结合打造精品

“红木家具正在进入深度调整期,消费者的文化层次、消费观念都更趋理性,市场将出现优胜劣汰。红木行业也需要进行转型升级,需要打造传承传统文化的载体,需要增强创新意识,精品红木一定会受到市场的认可。”在**中,中国家具协会理事长朱长岭指出,红木家具正在进入深度调整期,惟有将传承与创新相结合打造出精品的企业,才能在这次深度洗牌中得以发展壮大。

一味强调传承,正如邓雪松所说,大多数企业将“一定死掉”;一味地强调创新,连天红“按斤论价”的炒作*终导致全面崩溃也可作为前车之鉴。这要求红木家具经营者在传承和创新之间寻找平衡点,继承传统精粹,以“工匠精神”保证产品质量,又要以开放的头脑钻研年轻人的喜好,创作出带有新意的产品。

红木家具的创新竞赛仍在升级,一些红木企业已经将触角伸向了家具之外。在此次展览中,元亨利便引入大宋官窑、宫廷地毯、宋庄当地画作、奇石、茶艺等多个传统文化品类,并宣布将在其专卖店中进行相似拓展。大德祥也在开发红木产品的基础上探讨红木家具的金融化,其董事长李雪琼同时还担任中国红木藏品交易平台国投实创的专家顾问,寻求着红木家具变现难的解决方法。种种趋势表明,红木,这个看似传统的家具行业正进入变革期,传承还是创新的对垒正是在变革中的摸索与考验。

标签: 创新还是传承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