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木趣闻:推进紫檀家具发展的乾隆皇帝。作为清朝“康乾盛世”的一代帝王,乾隆皇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少见的既热爱艺术,又不忘勤**国的帝王。这些热爱艺术的风气,也直接或间接地推动着清朝当时文化潮流的发展。
乾隆皇帝在勤**国之余,一生致力于历代文物的搜集,其一生所搜集的稀世珍品数量之多,举世**。这些收集来的艺术品,大都陈设在当时的**宫苑中,供他随时鉴赏。
如今,在颐和园现藏的近4万件文物中,相当一部分是乾隆时代收藏的艺术精品。清朝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解除海禁以后,中国对外贸易日渐频繁,紫檀、黄花梨等硬木开始大批输入内地,并且进入宫廷,受到清朝统*者的喜爱,紫檀、黄花梨家具,逐渐成为主流**家具。
在当时,清宫里的手工制造机构汇集了全国***的工匠。提倡在保留前代仿古之风精华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同时吸收西洋的工艺技法,形成了各类乾隆风格的御用工艺品。
因此,在乾隆的影响下,乾隆时期的宫廷家具还形成了“求多、求满、求富贵”的风格特点。家具制作用料奢靡,如在紫檀家具上嵌铜、嵌珐琅、嵌玉、嵌象牙等,以求达到新奇出彩的效果。
据史料记载,乾隆帝曾多次指示,拆改以前混做的紫檀家具,把玻璃、大理石、铜板、漆木等材质的心板起下来,换成紫檀木的。过去陈设在主殿的漆饰宝座、屏风、顶箱柜等大型家具,也逐渐替换成了使用紫檀木制作的同类家具。红木趣闻:推进紫檀家具发展的乾隆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