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黄、小叶紫檀、红酸枝等已很难入到货,大红酸枝价格又涨得太快,作为“大红酸枝”主要替代品的“缅甸花梨”自然受到市场的青睐,迅速成为炒作的目标。但如今市场上面临资金随时抽离的情况,价格的回落起伏自然成为正常现象。
近几年红木市场的走势来看,主要品种屡屡成为游资的炒作对象,价格犹如坐上了过山车。2007年上涨,2008年下跌,2009年下半年又开始走强,2010年上涨,2011年10月以后又开始回调,2012年整体行情有点冷淡,2013年下半年的行情更是让人摸不着头脑。从总体来看,缅甸花梨的原材料总体储量还是比较大的,年后经销商补仓的并不多,大部分人都留有一些存货但也不敢满仓,害怕近一段时间内继续跌价。所以木材经销商的观望情绪比较浓厚。
未来的一段时期内,红木企业之间的竞争将是文化底蕴与品牌影响力的竞争。这一转变,预示着中国红木家具行业需要更加重视文化内涵,致力于打造一种将传统和现代更好融合的新中式家居。红木家具市场按目前的发展情况看,企业如果没有自主创新的产品,那么它只会成为价格战的牺牲品。从红木企业的现实情况来看,一些做**精品的企业,则会逆风飞扬,在加大企业品牌宣传的同时还会提升产品质量。而一些中小红木企业则缺乏投入人力、物力、财力研发新品的能力,久而久之,红木市场将会很快陷入一种同质化的竞争。
当前红木家具的制作工艺虽然非常**,但是缺乏将**的传统工艺通过设计理念表达出来的艺术手法。有**的生产工艺,为什么不去**自主品牌,而要沦为别人的代工车间?正所谓“酒香也怕巷子深”,红木企业要重视品牌建设,一些走**精品路线的红木企业,正是认识到了这一点,已经开始重视包装产品、宣传品牌等,以*占更大的市场份额。另外,由于原材料的稀缺,企业要转变思路,勇于创新,探索在其他原料上做文章。
行业的发展必然经历一段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过程。然而,未来的市场份额**不是平均分配,而是“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红木企业只有深层分析自己的优、劣势,积极做自己的品牌,未来才有出路,才能更加稳健发展。
2013年红木行业“涨声”一片
2013年红木行业可谓是一路飘红。随着2013年6月份《濒危野生动植物种**贸易公约》的生效,巴西黑黄檀、檀香紫檀、交趾黄檀等树种的木材被列入**贸易中禁止或限制商业贸易的木种,使得红木原材市场价格“涨声”不断。
皇林苑董事长杨燕女士曾用“井喷”两个字来形容2013年红木家具市场行业。她说,对于2013年红木市场用“井喷”两字来形容再恰当不过了。过去几年,红木原材的进口量一直在大幅增长,红木的价格更是出现翻倍攀升。由于红木资源多集中在东南亚几个小国,产量有限,而且多年的资源消耗加上国内红木家具产业的不断壮大,对于原材的需求也是在呈几何倍数的增长。
2013年的红木家具行业,*引人关注的莫过于“涨价”。就如同大红酸枝的限制出口,着实让红木市场*了一把,让原本就珍贵的木材变得更是“一木难求”,所以红木的价格自然也就水涨船高。
然而对于红木市场的价格变化,大多数业内人士没有表现出想象中的那么乐观,他们甚至忧心忡忡。他们大多都认为:涨价只是短期需求关系不对等折射出来的正常现象,不能**反映出市场的上升和繁荣。涨价潮过后,背后折射出来木料紧缺、人工成本上涨等因素,将长期影响红木家具行业的健康发展。因此,珍惜木料和做精品家具将是成为行业内经久不衰的话题。
大红酸枝演绎“疯狂”马年有望延续平稳上涨
2013年,交趾黄檀“俗称大红酸枝”迅速成为红木盛宴中的主角,价格涨幅创下红木市场的新高,这种“疯狂”至今仍在上演。
造成大红酸枝持续“疯狂”,*主要的原因在于“交趾黄檀”已经被正式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贸易公约》(又称CITES公约)附录II。产材国纷纷告示严格执行公约规定,**允许出口原木大红酸枝,而国内相关部门也加大监管力度查处木材非法走私活动,这就迅速切断了大红酸枝的供应。受此消息刺激影响,相互倒卖及炒作大红酸枝的行为迅速蔓延,因而造就了大红酸枝的“疯狂”。
然而,行内人士表示,其实目前国内大红酸枝的库存量还是有的,与檀香紫檀(俗称小叶紫檀)、降香黄檀(俗称海南黄花梨)**不是同一情况。目前市场上的原材一直在不同商家及不同市场之间流通,而没有进入正常的生产阶段。同时,由于红木家具价格的升幅难以追上原材价格升幅的步伐,规模较小的红木家具厂家也根本不敢接单生产,但是他们纷纷加入到炒货的行列,这就使得炒作之风越演越烈,大红酸枝的“疯狂”也就愈演愈*。
对此,皇林苑董事长杨燕女士表示:“根据目前大红酸枝原材供应的情况来看,2014年红木原料的价格仍有望持续上涨,但是幅度将逐渐趋于平缓,而目前终端家具市场的涨幅还没跟上材料的上涨,终端家具市场还有一定的过渡期,因此现在仍是购买红木家具的好时机。”
缅甸花梨上演“过山车”马年有望回调
2013 年,市场中炙手可热的大果紫檀(俗称缅甸花梨)经历了一轮“过山车”式的行情,跌幅*大时一天降价8000元人民币。2014年农历新年过后,经历“过山车”后的缅甸花梨虽然没有大规模成交,但已有抵触反弹的迹象。据相关数据显示,直径较大的缅甸花梨已有止跌回升的态势,虽然升幅并不是太大,但有所回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