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酸枝学名交趾黄檀,起初是由法国人让·巴普蒂斯·路易·皮埃尔和让·马里·安托万·德—兰尼桑在1886年命名的。皮埃尔是法国植物学家,以关于亚洲热带地区的植物学研究而**。大红酸枝生长于中南半岛北纬22°~10°的地区,是传统意义上的“红木”。主产在老挝、柬埔寨、泰国等国家。由于柬埔寨的酸枝过度采伐,已经相当**,市场上很少流通。越南只有在南部的嘉莱一昆嵩(夹来一捆松)和广南的一岘港省有一定的数量,在其他地区非常少见,所以,越南的红酸枝产量更少。但绝大多数还是老挝产的酸枝*多,所以,大家也自然的称其“老挝大红酸枝”。
去年3月,第16届《CITES公约》缔约国大会在泰国曼谷召开,会议确定的*新《CITES公约》管制物种附录共列入248种木材树种。其中交趾黄檀、中美洲黄檀新增列入《CITES公约》附录II,微凹黄檀和伯利兹黄檀则由原来的附录III被提升到附录II。根据《CITES公约》的相关规定,被列入附录II的任何物种,其出口都应事先获得并交验出口许可证,只有符合相关严格条件,才能发给许可证。表明了原产国对限制这些树种出口贸易的严厉态度。
大红酸枝的生长**缓慢,长至数**才能成材,属于短期内****资源。对于其原料的稀缺性,《CITES公约》对列入附录II物种的定义便是*好说明。据公约有关规定,得以列入附录II的物种是指“所有那些目前虽未濒临灭绝,但如对其贸易不严加管理,以防止不利其生存的利用,就可能变成有灭绝危险的物种。”
黄花梨、小叶紫檀、大红酸枝为宫廷御用的“三大贡木”。明代**家具所用木材大多以黄花梨木与紫檀木为主,到了清代,以上两类木料逐渐**,大红酸枝木被广泛应用并逐渐成为黄花梨木、紫檀木的三驾马车,备受当时上流社会的推崇。因黄花梨木与紫檀木在上世纪50年代之后被砍伐得所剩无几,原生林没有了,而新植树苗需500年才能成材,故而造成黄花梨木与紫檀木市场存量的急剧稀缺。
从现有市场的存量来看,随着**制约的加大,失去原料的进口供应,多数做红酸枝的企业都很难坚持5年以上,而如果企业原本便没做好原料的储备工作,很多企业在两三年后也很可能面临转型或停产。
大红酸枝木目前价格适中,市场需求强劲。价格目前仅是紫檀木的五分之一,是黄花梨木的八十分之一,因此,大红酸枝木的未来上涨空间*大,将是红木投资收藏*值得出手的潜力股。而且,黄花梨木、紫檀木八成以上都掌握在炒家手中,而大红酸枝木则大部分都集中在红木厂家手里,价格里泡沫的成分很少。有**指出,名贵**红木市场交易以现金交易为主,且资金来源大部分是自有资金,因此,与动辄上**、上千万的紫檀木、黄花梨木家具相比,十几万、几十万的大红酸枝木家具更受到消费者的喜欢,普通小康家庭就可以拥有一套大红酸枝木家具,这也是大红酸枝木家具走货迅速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