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式家具研究》乙137收录的明黄花梨供桌,用料粗硕、造型夸张,这是模仿了古代青铜重器庄重的形式、霸气的风格。当铜鼎般的神韵呼之欲出时,一部分却被足下过薄的托泥地给限制住了。
熟悉传统家具的朋友会立刻觉察出托泥厚薄不合比例。果不其然,原配的托泥早已缺失,承修供桌的师傅根据足底凿有榫眼,推断出托泥的形式,但受黄花梨材料的限制,只能将托泥做到这样的厚度,由此也可看出黄花梨在当年已近匮乏。
这段修配的小故事,王世襄先生在书中做了清楚的记载,并指出按照合理的比例,托泥应至少加厚一倍以上;同时,由于栏杆式供桌流传下来的极少,修配后仍不失**。至此解开了我们心中的疑惑,同时又带来新的顾虑:对于那些无资料可考,甚至是来路不明的黄花梨老家具,收藏应该如何是好呢?
实际上,和瓷器、字画类不同,传统家具收藏不过几十年历史,大部分黄花梨老家具的出处来源或传承顺序其实是考无可考的。另外,在历经的这几**间,老家具修修补补在所难免,像供桌托泥这样宽窄合理,厚度不足的补配明显易察,但桌面栏杆望柱反装的问题,则是一般爱好者很难发现的。
如今,黄花梨家具收藏动辄数万*,除了流传中正常的修补,还不乏投机者偷梁换柱、改头换面的迎合市场行为。当机遇与挑战并存,收藏爱好者唯有以更高的鉴赏水平,方能洞察其中隐藏的故事,做出准确合理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