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檀、黄花梨、大红酸枝,素来是红木家具业内的“三驾马车”,其中紫檀被称为“木中**”,有“寸檀寸金”之说。但近年来,随着海南黄花梨、越南黄花梨资源的相继枯竭,其价格已超过紫檀,跃居红木之*;大红酸枝(交趾黄檀)则因去年被列入《CITES公约》(即《濒危动植物种**贸易公约》)的附录二,价格也在走高,直逼紫檀。相比而言,紫檀则一直处于滞涨状态,“**”地位岌岌可危。
即便如此,仍有不少业内人士对紫檀的行情走势表示乐观。他们综合对材质的品质及木料间价格级差的判断,认为目前紫檀的价值被市场低估,其后期走势将进入稳步上升的通道,投资收藏的价值空间值得期许。
然而,在近期的一些业内文章中,“赞比亚血檀鉴定结果与小叶紫檀**一致”的论调,让一贯比较清晰的紫檀行情也变得扑朔迷离。“血檀就是赞比亚小叶紫檀”,这一消息是否可靠?血檀和紫檀是否是同一树种?该如何区分?应如何看待紫檀的行情?
血檀与紫檀材质相似价格悬殊
近期,“血檀将成为紫檀的替代木材”“血檀就是赞比亚小叶紫檀”“血檀比紫檀的品相还要好”等说法在互联网、**上广泛传播。笔者了解到,这些说法反映在国内红木市场上,出现了部分商家以血檀冒充小叶紫檀原料出售的现象,更有人直接将血檀家具进行刻意加工,标注为紫檀家具出售。
究其由来,一是因为血檀和紫檀,外观存在一定的相似度,加上血檀属于新进入国内的木材,业内对其的了解并不多,这都为血檀冒充紫檀出售提供了便利。二是因为两者十分悬殊的市场价格,用血檀冒充紫檀可以*取*大的差价利润。据了解,小叶紫檀的原生林已濒临灭绝,很早便被列入《CITES公约》的附录二,印度**已限制其出口。2012年,紫檀每吨价格在80万元至100万元之间,今年以来逐渐涨到每吨120万元至140万元,某些特别**的材料甚至能卖到每吨200万元左右。相比而言,由于血檀是新引入的木材,国内价格并不高,它虽在2013年一度比较*热,但当时的价格也仅在每吨3万元至5万元,截至2014年7月,其价格更跌至2万元至3万元,与紫檀的价格相差40多倍甚至100倍。
另据调查,血檀已在国内的木材市场上流通了一段时间,但市场中却很少看到标明为血檀材质的硬木家具出售。那么,进口到国内的血檀都到哪儿去了?这一问题应当引起广大消费者的警惕。在此,抛开材质鉴定的真伪不谈,血檀与紫檀的价格相差悬殊是市场在很长时间中自发选择的结果,就这一意义而言,血檀与紫檀的价值存在*大差异,两者并不能等同。
血檀与紫檀凭眼力可鉴别
什么是血檀?在**百科中并没有相关注解,也很难在网上找到正式说明。目前已知的是,除赞比亚血檀外,一种产自澳洲的桉树也被称为血檀,这一称谓是民间的叫法,并无任何植物学上的依据。目前盛传的“赞比亚血檀”,其学名应为染料紫檀,产自非洲国家赞比亚,其颜色深红,纹理通直,有些材料表面附有类似牛毛纹的细小纹理,光泽度较好,无特殊气味,适于雕刻作品。
血檀是近几年才出现在国内木材市场的,量多价低。而紫檀产自印度南部,是中国明清家具的典型用材。紫檀学名檀香紫檀,俗称小叶紫檀、小叶檀,产自印度迈索尔等城市,是《红木》国标紫檀木类中**的树种。紫檀颜色从深黑到深红皆有,纹理细密,表面有明显的牛毛纹,光泽油润,木质坚硬细腻,入水即沉,无特殊气味。中国人对紫檀的使用历史悠久,西晋时就有对其的相关记载,唐代开始用它制作乐器、棋盘等器具,元明以来开始用紫檀制作家具,直至清代达到鼎盛,紫檀一跃成为清代宫廷家具的*选用材。
目前,对红木木材的植物学鉴定,在技术手段上都存在一定的局限:只能鉴定到类,不能鉴定到种。如交趾黄檀(老挝红酸枝)与微凹黄檀,在《红木》国标中被统归为红酸枝木类,材质特征也比较相似,但它们还是被归属为不同的树种,彼此的市场价格也存在较大差距。至于目前盛传的赞比亚血檀的鉴定,也仅表明其技术参数符合《红木》国标中紫檀木类的标准,只提供了属、类上的一个参照,并不能遽然证明它就是小叶紫檀。
然而,血檀与紫檀并非**真假难辨。血檀与紫檀在材质上存在一定差异:一是油性对比,紫檀油性更足。尽管特别**的血檀与紫檀有一定的相似度,但紫檀的油润是其无法相比的。二是重量对比,实验证明,同等规格的血檀与紫檀相比,紫檀更重。三是新剖面淋水,血檀更红(澳洲血檀尤其明显)。在血檀的新剖面泼水,水会立刻染红,木色如血水,且反复多次不褪;紫檀则不会。
“血檀=紫檀”消息涉嫌炒作
目前网络文章中提及的鉴定报告,的确是由南京林业大学徐永吉教授鉴定后开具的,其说明被检测木材的技术参数符合国标中紫檀木类的标准,也只是单独对“血檀”进行鉴定的一次行为,而没有将小叶紫檀木样与血檀木样同时进行比对鉴定,并不能就此得出“血檀就是紫檀”的结论。然而,这一鉴定结果的发布,却在网络帖文中被标以《权威:赞比亚血檀鉴定结果与小叶紫檀**一致》这样的标题,而衍生出诸如“血檀将成为紫檀的替代木材”等有失严谨的说法,实属偷换概念,乱下定义,对红木家具市场和从业者、消费者都是一大误导。
据知情人士透露,徐永吉所给出的鉴定并不是近期做的,而是在此前一段时间,当时并没有第一时间内公布。客观来说,这一鉴定虽并未失效,却已不属于“新闻”。而在近期,一方面,血檀行情一路走低,跌破许多血檀购买者的预期;另一方面,最近正值《红木》国标修订之际,血檀被提名纳入国标。在此敏感时期,大唱“血檀与紫檀鉴定结果**一致”这种定论性的说法,其中意图实在耐人寻味。
紫檀价格虽有升跌,但其供求有序,谷底效应明显,市场趋于稳定。紫檀主要用于制作清式宫廷风格家具,这类家具雕工复杂,费时费工,且投资回报周期缓慢,容易造成厂家的资金周转问题,使很多厂家对之望而却步。这些原因大大约束了业内对紫檀的生产制作规模,因此也大为延缓了木材的消耗速度。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由于紫檀资源并未枯竭,市场需求量也没有达到供不应求的地步,所以其价格行情一贯比较清晰。
其次,黄花梨及红酸枝涨势强劲,凸显了紫檀滞涨现象,“谷底”效应明显。紫檀的“滞涨”现象与“谷底”效应是基于对同级别木料价格级差的判断而言的:一方面,与近十年来大幅攀升的黄花梨相比,紫檀和它的价格差距被拉得过大;另一方面,去年加入《CITES公约》的大红酸枝表现活跃,涨幅远远超过紫檀。而历史上紫檀的名贵程度丝毫不亚于黄花梨,且材质比大红酸枝优异,所以目前市场对紫檀的估价是偏低的,在黄花梨和红酸枝的前牵后推之下,其未来行情的走好值得期待。
最后,紫檀现有的投资环境已大为改善,市场趋于稳定。2007年到2008年,紫檀的价格出现了较大起伏,吸引了许多场外资金注入,紫檀价格开始一路走高,市场中投资炒作的泡沫成分较多。在此之后,紫檀市场经过一番价格波动的洗牌,场内的投机资金大多离场,泡沫基本被挤出,市场逐步趋于稳定,就算有价格波动也只是小幅度的良性变化,不足以对市场造成强烈影响。
其实,不论其紫檀的价格是否陷入“谷底”,紫檀的历史地位和价值都是无法撼动的,比如近些年紫檀家具在拍场上的表现,便是对其**地位的最好说明。截至目前,在古典红木家具所有的拍卖记录中,成交价最高的是一套逼近亿元大关的“清乾隆紫檀高浮雕九龙西番莲纹顶箱柜”(成交价9315万元)。在成交价排行前十名的古典家具中,有6件是紫檀家具,黄花梨家具仅有3件。而从拍卖排名来看,以6944万元成交的“黄花梨交椅”是成交价最高的黄花梨家具,也仅能位列第5名,排在它前面的还有3件是紫檀家具。“紫檀木中**,黄花梨木中之后”的说法在拍卖会上得到了证实。
业内专家认为,从长远来看,高端红木家具用材中,升值潜力较大的是紫檀。如今,黄花梨资源枯竭,红酸枝禁止贸易出口,高端木材中只有紫檀情况较为稳定。在印度,紫檀的出口量每年都有一定的配额,出口也比较规范,价格相对稳定。从其近两年的价格变化来看,紫檀的市场行情明显开始回暖,这其实就预示着它正在走出价格“谷底”。近期从印度进口的紫檀,材料品质是近十多年中所不多见的;而今年进口的紫檀木料,则是近几年中材质最好的。综合目前其现货市场价格和品质而言,紫檀的性价比已处于较佳时机,其收藏价值将会进一步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