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口线是读懂明式家具的法门之一,保存保存至今的带有碗口线的家具并不少见,各大博物馆和拍卖会上也屡有出现。然而,了解碗口线的人却****。为什么呢?
牵强的理由是由于碗口线变化微妙,不仔细观察容易与灯草线混淆。深层次的原因则是,当前中国红木家具行业的兴起主要是由商品消费需求来推动的,生产企业忙于应对急剧扩大的消费需求,对于传统家具大多是仿制款型而已,流于“有形无神”。而从事传统家具研究的人士,大多也是忙于行业应酬,很少人愿意沉潜于学术探索中,深究传统家具的奥秘,因此导致大家对这种线脚工艺视若无睹,“看不见”碗口线的存在。
那么,传统家具制作者不了解碗口线又如何?由于不懂得碗口线中蕴含的空间递进关系,市面上绝大多数的仿古家具连灯草线与牙板的关系都做错了,广泛存在牙板呆滞死板、单薄乏味的弊病。而研究与设计明式家具的人士不知道“碗口线”又怎样?这说明对传统**的家具理解不够,既没有用心看,也没能“看见”。
一些设计师动辄声称对明式家具应做减法,然而倘若不了解传统的家具文化精髓而一味地做减法,得到的将只是简单和粗糙。这样的家具就如同过去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倡导的白话文诗歌,为了反传统而反传统,结果就是简单幼稚、寡淡无味。
有一位业内人士曾这样说:“当有**我们说不喜欢明式家具时,希望不是出于对传统艺术的无知。”在当代红木家具行业中,对于传统家具的研究与认识尚且不足,又如何去谈什么改良与创新?这或许正是濮安国现场借“碗口线”发问的初衷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