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名:越柬紫檀,蝶形花科紫檀属花梨木类红木树种。
别名:缅甸花梨、花梨木。
分布或主要产地:越南、缅甸、柬埔寨、泰国等地。
简易识别与鉴定:越柬紫檀心材为红褐色,板面有深浅相间的条纹或山水状花纹;木材尤其是新切面具有浓郁的香气;木板弦切面木射线排列整齐构成波痕;木材的水浸出液有明显的蓝色荧光;另外,越柬紫檀密度较大,气干密度为0.94-1.01g/cm3。
容易混淆的树种:1.鸟足紫檀:越柬紫檀与鸟足紫檀、大果紫檀等花梨木极难区分,尤其是油漆后的家具,更难区别;但越柬紫檀与鸟足紫檀密度相对较大,大果紫檀较小,越柬紫檀没有像鸟足紫檀板面那种明显的鸟足花纹。2.古夷苏木:市场上称为巴西花梨的古夷苏木常用于冒充花梨木,但其木材没有花梨木特有的果香味;木射线细胞排列不规则,板面无波痕,且木射线平均长度与宽度均比花梨木的大。
文化渊源:我国*早对紫檀的记载始于晋朝崔豹《古今注·草木》:“紫梅木,出扶南而色紫,亦曰紫檀。”扶南,即现在的柬埔寨。而花梨木正式流行则为明末清初时期,它是作为“黄花梨”一种替代品出现的,即所谓的“草花梨”。如今市场上俗称为缅甸花梨的其实是大果紫檀、越柬紫檀、鸟足紫檀等产自东南亚一带花梨木的统称,而并非指大果紫檀一种,另据《木鉴》中述,越柬紫檀属花梨木类中*好。因此,很多**也认为越柬紫檀是红木中被低估的树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