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木作家具渊源颇深,至明清两代而达至艺术**。明前期盛行各种装饰绚丽的髹漆家具,中晚明以后,随着社会工商经济的发展,在江南一带开始兴起硬木家具。隆庆、万历年间,海禁政策从明初“片板不能下海”松动开放为“准贩东西三洋”,源自海外的硬木材料得以源源不断地输入国内,为这类家具的批量制作提供了资源供应上的可能。同时,悠游于江南一带的明代文人,也往往参与监督、设计家具,并将其追求典雅、崇尚自然的审美意趣也自觉或不自觉地带入其中,由此**的明式家具艺术代表了当时社会*时尚、*高雅的一面。
历史由明入清,朝代的更替,反映在传统家具方面,也影响形成了其有别于前代的艺术风貌。大致起始于清初康熙年间,终成于盛清乾隆年间的清式家具在造型设计上一反明式家具的灵动、柔美,而趋于厚重、威严,于外在雕饰上则更是迥异于明式家具的自然线条和拙朴纹饰,转以大面积的雕花见长,乃至满雕满饰,营造出花团锦簇、繁美富丽的形象。明、清两式家具风格虽异,但在中国家具艺术史上都取得了不容置疑的艺术高度,堪称前后并峙的两座家具艺术**。
丝翎檀雕
家具自身的兴衰也深刻反映了社会历史的变迁。晚清以来,列强相继入侵,社会持续动荡,原先珍藏于皇宫、王府的明清家具珍品惨遭掠夺、变卖甚至毁损,其家具艺术水准也告式微。在此期间,虽不乏一些有识之士,如德国汉学家古斯塔夫·艾克教授与中国古典家具研究学者杨耀先生,他们一道*次将明清家具作为一门科学加以研究,但在家具制作行业,同时期的制器水准早已下滑,乏善可陈。
改革开放以后,以王世襄为代表的文人学者,继承、拓展了对传统家具的研究,开始引导人们对传统家具进行比较系统的认识。借此契机,明清家具有如明珠拂尘,光华四溢,再一次领受世人的垂青。明清家具热潮推动了当代仿古家具行业的诞生。而在20世纪80、90年代的二十余年中,大家对于传统家具的设计制作,多数还是走仿照因袭的路子,这样的弊端是将前代家具一些并不合理的做法也一并保留下来,并造成“千人一面”之势。
进入新世纪以来,仿古家具行业对于家具的设计制作也开始兴起一些变革之风。我们知道,明清时期的家具除供日常的坐卧使用之外,还往往带有近似礼器的作用,如清式宝座,为彰显用者尊贵的身份,多做得宽大过半,但这样一来,其背后便不能自然倚靠,两侧也难以搭手扶持,现代人坐上去并不舒适。此外,明式家具、清式家具都向后世展示了属于自己时代的历史风貌和时代精神。而在当代,如何融通古今,合璧中西,在家具艺术与实用性之间找到一种均衡,走出一条“先继承后发展”又具备当代风貌的仿古家具路子,成为复兴中式传统家具文化的核心问题。
丝翎檀雕围屏(泰和园制)
传统家具的设计制作迎合的是其使用者的口味,深受其社会时代背景的约束。新时期涌现出的一批仿古家具企业中,由邵湘文掌舵的宜雅泰和园便以其锐意改良、勇于创新的家具制器理念而颇受关注。宜雅泰和园在保留传统家具基本特点,不损造型美感的前提下,重于对家具舒适性、时代性的探索。在其改良、创新仿古家具的诸多努力中,*值得称道的当属其对“丝翎檀雕”家具的研究、开发和**。
所谓“丝翎檀雕”,就是指以紫檀、黄檀等适宜雕刻的名贵木材为载体,以雕刀、铁笔作画,通过浅浮雕的形式**性地将工笔图画立体地呈现在木质表面的一种新型木雕手法。其在雕绘手法、构图形式上都近于工笔图画,需在保持花鸟工笔画精致写实特点的基础上,将整体图画的构图效果立体化地呈现在坚硬的檀木上,以达到工绘如实,形神兼备的效果。借由这种木雕手法,其所雕刻出来的形象便**是某种单一纹饰,而是一幅幅工致写实的完整图画。它有别于单纯的浮雕、透雕、圆雕等传统雕刻。通过板面的凹凸起伏来表现的山水人物纹,对于工笔画及木雕都有****的**意义。就工笔画而言,它转变了传统的宣纸载体,而以刀代笔,成功地应用木雕进行工笔画的再**;就木雕来说,它则延续、深化了传统木雕的描绘功能,拓展了其应用范围。
起先,“丝翎檀雕”多用于笔筒、挂屏等装饰工艺品上,而仅在小范围人群中流通,而其与传统家具的结合则使其一改过去难以**的局面,真正示于普通大众。
丝翎檀雕《鹆飞争图》挂屏局部
丝翎檀雕《竹鹤图》挂屏局部
在我国历史上,虽有将木雕与家具融合的传统,但其间历程也颇为漫长、复杂,再者因“丝翎檀雕”塑造描绘的是一种画面,根本上不同于单一纹饰,其与家具的结合更为不易,如何使其与家具的造型保持协调,在现代家居环境中应用得体,都是值得家具设计者深加考虑的问题。宜雅泰和园的翎檀家具,既保持了中式传统家具的风韵,又得以在现代各大家居空间中游刃自如,而其间点缀于柜门、椅背、床头等处的“丝翎檀雕”,则往往别出心裁,有如画龙点睛,精细生动,引人入胜。
看待翎檀家具流派,正如明式风骨、清式华采分别代表其各自时代的家具艺术高度一样,它在当代的横空出世,有着*特的设计个性和鲜明的时代特征。短短几年,从事制作翎檀家具的企业亦如星星之*,逐渐散布全国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