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的木性邂逅能工巧匠的灵性与人性,便有了明清红木家具,精妙的木作技术将创意和灵感倾注到了一块块木头上,这就有了红木家具的自然高雅、超逸含蓄的神韵,红木飘香,氤氲在我国传统文化长廊中,阐述着力学、几何学、哲学与文化的不落言诠的奥秘,也彰显着中式古典生活的美学价值。
我国是一个木文化昌盛的国度,中国传统家具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有几千年的历史。红木家具堪称传统家具文化的集大成者,**件家具是什么样子?产于何地?已无法考证了。其发展演变,可以说是“雏于商周,丰满于两宋,辉煌于明清”。摩挲着红木家具,就宛若抚到了历史文化、民族特征、审美情趣和文化传承留下的那层包浆。红木家具因历史而精彩,历史也因它而艺术。
“一些传统家具企业和消费者,认为红木家具使用的材料越名贵越**,就越有价值,就越有升值空间,而忽视了红木家具结构的合理性、榫卯的精密程度、雕刻的功夫等内涵,*多就任性,只要木材好,不管多贵也值得投入。这种“唯材质论”,不但为红木原材料价格高涨推波助澜,还会扭曲行业规范,制约着红木文化的发展。在唯材质论的错误观念影响下,业内外都会产生重材轻艺的不良倾向,消费红木家具,更像是囤积炒作,而非享受或收藏。一些企业也正是利用消费者的“唯材质论”,为降低成本而用机器来制作红木家具,使用钉子和化学粘剂,在制作工艺上偷工减料等,都会对**木材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
红木行业属于手工业,对手工艺人的依赖程度相当高。红木家具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用料的名贵,更多的应该表现在其工艺传承和艺术性上。中国文物学会常务理事、故宫文物家具****关毅,对唯材质论进行过批评,他评判红木家具优劣的标准是造型、工艺、材质三个直接因素,前两者占红木家具价格的70%,材料则占30%。他认为不必过分追求红木家具的材质。
红木家具的价值很大程度上在于文化内涵,其使用的原材料固然珍贵,但这并不是红木家具受到国人追捧和**上诸多认可的根本原因。红木家具若仅仅是卖木材,那未免暴殄天物,红木家具卖的应该是文化。就如属于白木家具范围的西洋家具,无论是巴洛克风格的,还是洛可可风格的,不乏一些价格能卖过了红木家具的精品,因为他们卖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中国家具协会给传统家具的定义是:以榫卯结构为核心。榫卯是在两个木构件上所采用的一种凹凸结合的连接方式。凸出部分叫榫(或榫头);凹进部分叫卯(或榫眼、榫槽),榫和卯咬合,起到连接作用。榫卯,是中国古典家具之魂,一榫一卯之间,一转一折之际,凝结着中国几千年传统家具文化的精粹。
红木家具制作工艺的核心就是榫卯结构,尽管用的材料是红木,但没有榫卯结构的红木家具不能称为红木家具。 红木家具的榫卯工艺是世界家具之*,工匠师们能精妙地设计出既互避互让,又相辅相成的榫子,仅凭榫卯就可以使构件之间做到联结合理、扣合严密、天衣无缝、间不容发。通过榫卯相连,不用一颗钉子便可将家具组装起来。榫卯结构的家具,经历几**甚至上千年依然牢固紧密,而且可以在不损伤家具的前提下拆装、**。我国榫卯结构的起源比汉字发源还早,榫卯结构是**工艺的化身。发展至今,红木家具榫卯结构的基本形制就有近百种,且派生种类极多,常见的有格角榫、托角榫、粽角榫、燕尾榫、夹头榫、抱肩榫、龙风榫、楔钉榫、插肩榫、围栏榫、套榫、挂榫、半榫与札榫等。如:抱肩榫是有束腰家具的腿足与束腰、牙条相结合时使用的榫卯结构。也可以说是家具水平部件和垂直部件相连接的榫卯结构。
但是,榫卯结构较为特殊,大多数传统榫卯结构是无法通过机械一次出型,难机械化和规模化生产,榫卯结构严谨,精度要求高并且复杂,工匠非经几年学习,难以熟练掌握这些榫卯制作技艺,手工制作人力成本昂贵。为了压缩成本追求更***,榫卯结构已被一些红木家具企业淡忘了,取而代之的是大工业生产中的钉子、铆钉和化学胶水,或是在榫卯上偷工减料、粗制滥造,其后果是,一件看似厚重的红木家具,若干年后就会散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