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木雕传统 深耕艺术造诣

2015-04-09来源 : 互联网

一花一叶一世界,一草一木总关情,普通渺小的事物,实则蕴含着大千世界的万般奥秘,那么一块普通的木头呢,是否也能进行艺术发声,诠释自己的魅力世界?在我们的身边,就有一批执着传统手工艺,不断钻研拓展木雕艺术语言的工艺美术**们,他们有的将中国传统雕刻技艺融入现代作品走向国外,有的脱俗刀工技巧,转攻写意根雕。他们拿着雕刻刀,镌刻出文创产业的生机活力。

“三匠”鼎立:用严谨、巧工、灵气诠释健康品味和传统文化

滑雪板变身衣帽架,高尔夫球杆配上灯罩成古朴落地灯,木船加工成酒吧台、书架……在位于浙江省建德市杨村桥镇的传统手工木雕作品随处可见。洪根贤、王建红、盛幸福,正是这三位工艺美术**,打造了一方欧美家具**。他们也是建德市目前仅有的三位拥有杭州市工艺美术**中级职称的巧匠。

洪根贤从艺东阳木雕,东阳木雕以平面浮雕为主,由于雕刻内容要穿插人物、山水、花鸟、走兽等,工艺要求相对较高。心细严谨的洪根贤拥有精致洗练的浮雕工艺。十几年雕工磨砺,他对木雕作品“严”的追求始终如一。选材和工艺是洪根贤特别注重的,一块木头纹理要清晰、表面没有任何结疤才算可以,刀工要流畅、不刻意才更有味道。在他看来,加工时原材料只有30%的利用率实属平常。

盛幸福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木雕巧匠,平面作品在他的手下是一幅饱满大气的画卷,立体作品则仿佛被他赋予了生命一般惟妙惟肖。近两年,越剧、京剧角色人物雕刻是他个人比较满意的作品。一个握着扇子,低眉浅笑的花旦,是他在一块木头一气呵成的。立体人物有动作,手中还有道具,不用拼接,在一块木头上雕刻,难度非常大。“像这个花旦挽手拿扇的姿势,我仅雕刻手臂横在身前的镂空,就花了8个多小时。”盛幸福说。

王建红是三位木雕工艺**中**一名女性,洪根贤和盛幸福负责制坯相关工艺,而她则擅长*后一道工序——修光。修光是在打坯基础上的进一步细微加工,但又不是简单重复。王建红说:“练好凿劲,修光进程中,要使线条平正,人物生动,衣裙弥贴,配花协调。”制坯所留的很多坑洼与凿疤,以及其扣直线条的正与否,坎头的清爽与否,物象的灵气等,都要靠修光来解决。经过王建红修光后的作品,地脚光洁,线脚平整,刀法流畅,图案洁净。

在研发系列产品和参赛作品时,宏源的三位工艺美术**会一起构思选材,在三位巧匠的合作下,“皓雅”、黑森林系列等家具品牌陆续打入欧美市场,然而,在探索如何“走出去”的同时,他们不愿忘本,期望用不断成熟的雕刻技艺诠释中国传统文化。2013年10月,洪根贤和盛幸福共**作的京剧五角“生、旦、净、末、丑”木雕作品在中国(杭州)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上摘银,在两位巧匠的刀下,国粹角色造型生动、形神兼备。另一参赛作品观音娘娘获得了铜奖。“木雕作品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便有了灵魂,接下来,我们还将挑战比纯人物雕刻更难的**戏剧剧幕雕刻,有场景,有表情交流。”盛幸福告诉记者。据了解,西厢记中的**情节将成为他们2014年的参展作品。

从“巧匠”向“**”转型:技法都是空的,思想才是艺术的生命

从苦练雕工到修炼内功,从版雕到根雕,在位于建德市新安江街道白沙桥头的根缘雕艺工作室中,有近20年从业功底的杭州市民间工艺美术**徐惠东近两年一直在思索一个问题:该从一块好木的何处下刀?

“技法都是空的,思想才是雕刻艺术的生命。”现年43岁的徐惠东在历经雕工的苦习、人生的锤炼后,正踏上追求传统木雕艺术的更高境界,而实现这一境界的载体便是根雕。传统类的雕刻有人、物范型,材型要与之相契合,故有泥塑构稿、选材取料、敲坯定型、实坯定格等程序,而根雕则随机应变,构思的灵活性很大,无需泥塑构稿,而必须注意保持树根特有的造型意味。正因如此,想象力便是根雕艺术的生命,不刻意追求精雕细琢,通过观察木头本身形状纹理,确定主题后选择小部分进行雕刻。“大自然才是*好的雕刻艺术家。”徐惠东说。正如他创作的“孔明借东风”和“达摩面壁”两件作品,除了面部表情靠手工雕刻,其余衣服纹理、道具(孔明的扇子)、场景等,都遵循木材天然原型,写意效果极佳。

艺术**不是一日炼成的,1990年,在严州中学求学的徐惠东面临着一个艰难的抉择,当身边的同学都在积极备战高考时,他却为自己将来的出路犯愁了。一条腿有残疾的他,仅靠一张文凭并不能保障未来,有一技傍身似乎更符合实际。就这样,在结束了自己的求学生涯之后,命运向他敞开了另一扇通往艺术殿堂的大门。徐惠东的启蒙老师是一家老工艺品厂的师傅,学艺3年后,他熟练掌握了东阳木雕的雕刻技法。由于徐惠东吃苦耐劳,又天赋较好,师傅推荐他去了厦门的一家台资企业做木雕。在那里,徐惠东遇到了对他木雕艺术生涯启发很大的一位老师——台湾民间工艺美术**赖文龙,正是他以精湛的技艺和深厚的领悟让徐惠东对木雕产生了从“技术”到“艺术”的升华情感。

一块木头,可以成为叹为观止的艺术珍品,而这个曾经的木雕小伙,也在时间的雕琢下,渐成艺术巧匠。在台资企业打拼10多年,他已经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一名能工巧匠,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对艺术日渐浓烈的追求,徐惠东有了归乡的情愫。2006年,当徐惠东怀着一腔热情把木雕工艺带回家乡时,令他失望的是,当时建德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还远远容不下木雕艺术品市场。

“在我们行业有一句话叫‘行情不好练内功’,刚来建德时发现没有市场,等渐渐有起色又遇到了全球经济形势衰退,我干脆收起商业化思维,潜心研究根雕。”徐惠东说。研艺对于他来说并非闭门造车,为了开阔思维眼界,徐惠东近年来走遍了全国的各个省市,欣赏木雕和书画艺术展览,结交艺友。他告诉记者,绘画艺术对根雕艺术的突破很有帮助,因此他通过网络与近百名国内书画爱好者交流,从他们的笔下和思想中,徐惠东经常能看到一块木头的未来。

学艺无止境,采访中,徐惠东一再表示,自己距离真正的艺术**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苦练数十载,刀工已经很难分出高下,也不重要了,一件艺术品的灵魂还是思想上的超越。


标签: 创意木雕传统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